首页

sm吊打男奴视频

时间:2025-05-30 01:50:37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13941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国留学生在桂林的“戏里戏外”

易边再战,第54分钟,中国女足在角球机会中扳回一球,张琳艳门前头球补射破门。第60分钟,杨丽娜利用角球机会头球破门,中国女足连扳两球。

报告称中国对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较少 中方回应

中方愿以条约生效十周年为新起点,与各方携手共进,为完善全球武器贸易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完)

“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此次展出的哈萨克斯坦艺术家作品曾参加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哈萨克斯坦卡斯捷耶夫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朱玛别科娃说,希望以本届双年展为契机,推动哈中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加深与新疆美术馆在艺术研究、收藏展示等方面的合作。

不游泳不跑步,它们凭啥成亚运“冠军”?

“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通过壮大人才链、加强科技链、激活创新链、升级产业链来实现。”赵宇亮委员表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应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新春走基层)千年“绛州鼓乐”擂响龙年春节

当天上午11点,天津港物捷三专用线铁路股道内停满了货车,每节货车上都装载着标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在太阳的炙烤下,整个作业场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滚滚热浪袭来,让人瞬间就被汗水浸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